,去年 12 月 7 日,快舟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行云交通 VDES 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快舟系列運載火箭第 23 次飛行。
航天科工此前表示,2023 年快舟系列運載火箭發射次數將在 7 次以上。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黨委書記、董事長馮杰鴻昨天透露,今年“快舟”系列火箭將進入密集發射期。“2023 年,快舟一號甲、快舟十一號兩型火箭預計開展 8~10 次發射任務。”
IT之家科普:快舟系列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制,采用了國際首創的星箭一體化技術,在國內首次采用柵格舵控制技術,是中國首個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軌能力的小型固體運載火箭,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射的最快紀錄,使中國航天發射運載工具由液體運載火箭拓展到固體運載火箭,初步形成了中國亟需的空間快速響應能力。
快舟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于 2013 年 9 月 25 日首次成功發射了快舟一號衛星。這枚火箭是世界上首個星箭一體化設計,也是我國首個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軌、柵格翼舵面等創新特點的小型固體運載火箭。
航天三江后續于 2017 年 1 月通過升級版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成功實施了中國商業航天的首次發射任務。截至目前,該型火箭成功實施了 16 次發射,將 29 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并一舉創下了我國同一型運載火箭在同一發射場發射時間間隔最短的紀錄。
“快舟火箭的最大特點就是制造快、發射快、入軌快,只需要一個籃球場大小的硬實地面,僅用一臺筆記本實施發射控制,一人一車即可完成發射任務。”
據馮杰鴻透露,快舟火箭的通用部組件實現了批量化規模化生產,定制化研制工作經過精細策劃、統籌安排,可以實現多任務研制及發射保障并行實施。
他還表示,“今年該型火箭將全面推向市場,這將極大地提升我國低成本快速進入軌道空間的能力。”
相關閱讀:
《我國成功發射快舟十一號遙二運載火箭》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猜你喜歡
-
游客在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時須核驗北京健康
具體如下:北京環球度假區繼續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限流要求,以預約入園的形式加強人流動態監測和...詳情
2022-04-28
-
杭州湘湖的草坪人氣很高不少人在這里搭帳篷
湘湖邊亂搭帳篷,煞了春日風景景區出臺最新政策,將設置臨時帳篷搭建區,后續還要增設露營服務區...詳情
2022-04-14
-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
題: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的文化之旅杜安睿來自南非,是一名國際注冊會計師...詳情
2022-04-10
-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停運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詳情
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