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如何恢復和擴大需求?如何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本報即日起推出“著力恢復和擴大需求”系列報道。
有力有效,是今年以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恢復和擴大需求上的突出特點。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并擴大支持范圍、用金融活水精準滴灌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延續和優化實施稅費優惠政策……作為宏觀調控的兩大重要手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進一步補短板、增活力、穩預期,為恢復和擴大需求提供有力支撐。
財政政策加力提效
“今年以來,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精準施策,發揮財政穩投資、促消費職能作用,持續有力促進恢復和擴大需求。”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澤彩表示,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800億元,增加400億元,支持關鍵領域補短板,對穩增長發揮重要引領帶動作用。
財政部門通過優化組合財政赤字、專項債、貼息等工具,加強財政資源統籌,擴大財政支出規模,支持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交通、能源、水利、農業、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最新數據顯示,1月至4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6.8%,基本民生、鄉村振興、區域重大戰略、教育、科技攻關等重點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專項債靠前發力,為恢復和擴大需求注入更多動能。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作為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重要杠桿,是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切入點之一。今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3.8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500億元。1月至4月,各地發行用于項目建設的地方政府債券18575億元,其中專項債券15272億元,主要用于市政建設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交通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林水利等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重點領域建設,推動一大批惠民生、補短板、強弱項的項目建設實施。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毛捷表示,今年專項債發行使用呈現出早發快用、加力提效的總體特征,并且隨著專項債投資領域的適度擴大,圍繞能源安全保障、農田水利設施能力提升、生態環保綠色低碳功能完善等重點領域投資項目更趨優化,傳統基建和新基建的融合度穩步提高,進一步促進需求的恢復和擴大。
基層財政平穩運行也是恢復和擴大需求的重要保障。“中央財政高度重視基層財政運行,不斷推動財力下沉,督促地方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基層‘三保’保障,促進地方財政平穩運行。”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2023年安排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100625億元,增長3.6%,剔除一次性安排的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專項轉移支付后增長7.9%,為落實好基層“三保”提供財力支撐。
貨幣政策精準有力
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實現了較好的調控效果。金融運行總體平穩,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明顯增強。
從總量看,3月份中國人民銀行降準0.2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為經濟恢復創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10.6萬億元,同比多增2.27萬億元;從結構看,中國人民銀行繼續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精準導向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等領域的金融服務力度,增強經濟增長的潛能;從利率看,貸款市場利率改革效能持續釋放,3月份新發放的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96%,比上年同期低29個基點;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4.42%,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別低11個和41個基點。
經營主體是恢復和擴大需求的主要承載。當前,經濟轉入回升過程,但基礎仍不牢固,短期內還需繼續將經營主體信貸成本保持在低位,為經濟向好發展創造有利的貨幣金融環境。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在總量上,貨幣政策應突出“有力”,繼續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在支持經濟增長與防范風險之間尋求平衡,利率水平穩中有降;在結構上,將突出“精準”,繼續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中的長期工具,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的支持。
精準滴灌離不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為支持經營主體走出困境、推動宏觀經濟逐步恢復,中國人民銀行近年來創設了多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與此同時,注重發揮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的各自優勢,使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我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兼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表示,一方面,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信貸需求轉弱,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可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另一方面,一些行業面臨的困難比較突出,結構性工具可以對其形成針對性支持。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認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結合宏觀政策和產業政策,以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各項金融舉措,有利于在發揮穩經濟關鍵作用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加大資金投放力度和項目儲備強度,有助于培育宏觀經濟的壓艙石、推進器和增長極,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延續穩健態勢,應保持合理適度的貨幣條件,更加靈活把握信貸投放節奏,并加強與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協同。”龐溟說。
稅惠紅利助企發展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月至4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4689億元。其中,兩批延續優化創新的稅費優惠政策3083億元,其他政策如增值稅留抵退稅等1606億元。稅惠紅利的“真金白銀”直達快享,有力減輕了經營主體負擔。
“今年以來,為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科技創新企業和物流企業等重點對象發展,一系列科學、系統、精準的減稅降費政策出臺,對需求恢復和擴大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李旭紅表示,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升級和數字化轉型,有助于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促進內需恢復和擴大。通過減輕企業稅負、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促進企業投資和創新,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幫助抗風險能力弱的經營主體實現平穩發展,推動保就業穩民生。
統計顯示,前4月,包括民營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在內的民營經濟納稅人繳費人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過3393億元,占比超七成,受益最大。在民營經濟各行業中,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占比最多,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629億元,占比48%。在民營經濟各類主體中,小微企業優惠力度最大,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958億元,占比57.7%。
恢復和擴大內需是經濟持續恢復的關鍵。要進一步恢復和擴大內需,各項政策還需持續加強協調聯動。“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統籌協調,實現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協同發力、綜合施策,共同應對經濟周期及外部不確定性等多重挑戰,最大限度減少各種不利影響,推動經濟和社會加快恢復發展。”董希淼說。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猜你喜歡
-
游客在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時須核驗北京健康
具體如下:北京環球度假區繼續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限流要求,以預約入園的形式加強人流動態監測和...詳情
2022-04-28
-
杭州湘湖的草坪人氣很高不少人在這里搭帳篷
湘湖邊亂搭帳篷,煞了春日風景景區出臺最新政策,將設置臨時帳篷搭建區,后續還要增設露營服務區...詳情
2022-04-14
-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
題: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的文化之旅杜安睿來自南非,是一名國際注冊會計師...詳情
2022-04-10
-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停運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詳情
2022-03-22